时间:2023-02-16 14:14:46 | 浏览:1751
提起北京的花店,很多人第一印象是高端、大气、浪漫,开在寸土寸金的三里屯,精致的花艺,进店消费的靓女俊男……实际经营情况怎么样呢?记者调查了解到,近年来,在电商和疫情的双重冲击下,北京花店行业砥砺前行,正在探索转型升级之路。
1
疫情致近半中高端花店反复关停
疫情爆发前的2019年,据有效数据显示,北京大约有2700多家实体花店,注册鲜花电商2000多家,以鲜花服务为主的婚庆公司有400多家。
在北京四环路以内,超过80%的花店面积只有20到30平方米,50平方米以上的花店并不多。而在五环路以外,有一大批以绿植为主,鲜花为辅,面积在一两百平方米之间的花店。
从业绩上看,北京花店中上等水平为日均营业额1500元到2000元。5到8年开业时间、店主为“80后”的占主流,而开店15年以上的花店不到一成。
北京花店一年的鲜花批发金额为10个亿,一天大约300万元的鲜花通过批发市场流向各地区花店。
在朝阳区鲜花批发市场,批发商迎宵佳业无论在规模还是进口花品种上,均位居前列。在疫情前拥有近千家中高端花店客户,几乎占据了北京花店业的半壁江山。“疫情下,我这里服务的中高端花店反复关停的有几百家,几乎每半年就关停一大批(部分花店关停后又恢复营业)。”总经理陈盈旭不无感慨地说。而在疫情前,半年关停的花店客户量只有20多家。
2
电商冲击零售,疫情叫停项目
2015年到2017年,北京花店业迎来了井喷式发展。
“那两年集中开了很多新花店,加上婚礼和活动用花量非常大,花店行业发展迅速。”北京拾花记ten floral创始人张瑞说。
同样是在2015年,以